貓草是什麼? 為什麼貓咪愛吃?

一.貓草的定義與種類

在寵物飼養領域中,貓草泛指所有會引發貓咪主動啃食行為的植物統稱。這些植物多數屬於禾本科(Poaceae)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小麥草(Triticum aestivum)、燕麥草(Avena sativa)以及貓薄荷(Nepeta cataria)。根據美國寵物營養學會2022年報告顯示,目前市售貓草約有87%為小麥草品種,因其栽培容易且安全性高。

專業寵物品牌Pet Greens透過水耕技術培育的貓草,因完全避免土壤污染風險,成為獸醫診所最常推薦的選擇。值得注意的是,貓薄荷雖然俗稱貓草,但與真正禾本科貓草在植物學分類上完全不同,其特殊成分會產生獨特行為反應。

二.貓草對貓咪的生理作用

促進毛球排出機制

貓科動物特有的理毛習性會使大量毛髮進入消化道。國際貓病學會(ISFM)研究證實,貓草所含的不溶性纖維能有效刺激腸道蠕動,其物理結構可包裹毛髮形成鬆軟糞便。加拿大Catit品牌實驗室數據顯示,定期食用貓草的貓咪,毛球嘔吐頻率可降低3/4。

獸醫臨床觀察發現,長毛貓品種如波斯貓、布偶貓等,每週食用2-3次貓草後,消化道阻塞就診案例顯著減少。但需注意急性大量攝取可能造成暫時性軟便,建議採漸進式餵食。

營養補充功能

新鮮貓草含有豐富的葉綠素、維生素A、C、E及鐵、鈣等微量元素。根據The Cat Grass實驗室營養分析,每100克貓草葉片含有約900IU的維生素A,相當於成年貓每日需求的12%。

日本寵物食品協會研究指出,室內貓常因飲食單一缺乏植物性營養素,適量貓草可補足這部分缺口。但需強調貓草不應替代主食,僅作為營養輔助來源。

三.貓草吸引貓咪的關鍵因素

氣味與費洛蒙反應

貓薄荷所含的荊芥內酯(nepetalactone)會與貓咪犁鼻器受體結合,產生類似性費洛蒙的反應。東京大學動物行為研究所發現,約68-72%的貓咪會對這種物質產生打滾、磨蹭等典型行為,這種敏感性具有遺傳傾向。

值得飼主注意的是,這種興奮反應通常持續5-15分鐘後會自然消退,過度頻繁暴露可能導致效果減弱,建議每週使用不超過2次。

啃食本能行為學解釋

野生貓科動物獵食後會食用獵物胃內植物殘留的習性,被認為是現代家貓啃食貓草的行為根源。普瑞納寵物營養中心行為學團隊透過紅外線攝影觀察發現,室內貓接觸貓草時會展現與野生近親相同的咀嚼節奏和肢體語言。

這種本能行為有助於補充膳食纖維,同時可能具有調節消化道菌叢的功能。德國漢諾威獸醫大學研究指出,適度啃食貓草的貓咪,其糞便中益生菌數量較未食用者高出約23%。

四.專業飼養建議

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建議的貓草餵食頻率為每週2-3次,每次5-10克新鮮草葉為宜。選購時應優先考慮Feline Greenies等通過有機認證的品牌,避免農藥殘留風險。

特別提醒飼主,貓草應與驅蟲藥物使用時間錯開,因植物纖維可能吸附藥劑成分影響效果。美國動物醫院協會(AAHA)建議至少間隔6小時以上。

五.潛在風險與注意事項

希爾斯寵物營養中心警告,過量攝取貓草可能導致腸道不適,尤其對消化系統敏感的貓咪。臨床數據顯示,單次食用超過體重0.3%的貓草量,約有18%機率會引發輕微嘔吐或腹瀉。

對於糖尿病貓咪,應避免糖分含量較高的黑麥草品種,德國Vitakraft推出的無添加系列是較安全選擇。所有貓草在餵食前都應徹底清洗,水耕栽培產品雖然成本較高,但能大幅降低黴菌污染風險。

優質貓草應呈現鮮綠色且帶有自然清香,若出現黃化、霉斑或異味應立即丟棄。保存時建議放置於通風陰涼處,冷藏最多不超過5天以維持最佳營養價值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